各二级学院及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整体发展基础和优势及“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科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组织2021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生物医药与健康、社会治理领域)申报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主体及重点支持领域
1.申报主体:在厦注册企、事业单位。
2.重点支持领域
(1)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重点支持创新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高价值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化妆品的研发、生物制造、数字医疗、数字健康器材设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项目。
(2)社会治理领域。重点围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信息资源整合为核心,推动数据治理、融合应用中的共性能力复用,着力解决社会治理领域智能化资源的高效协同和利用问题,实现示范性应用。
二、扶持方式和金额
(1)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
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资助方式,项目验收通过后以无偿资助的方式予以扶持,项目自筹资金与资助资金比例不低于2:1。
每个方向立项数量、具体资助金额详见指南。
(2)社会治理领域:
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资助方式,项目验收通过后以无偿资助的方式予以扶持,项目自筹资金与资助资金比例不低于1:1。
择优支持不超过1个项目,项目扶持资金最高为200万元。
三、申报要求
1.项目牵头及参与单位均需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条件,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运行管理规范。项目主要研发活动、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地点应在厦门市域内。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申报单位及申报人应认真编写申报材料,对所有申报材料及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自行承担包括知识产权纠纷在内的一切风险。
2.申报单位及申报人应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按照《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编制指引的通知》(厦科资配〔2021〕3号)要求、指南各领域及方向所列的专题目标、研究内容等要求进行据实申报。项目任务书应明确具体,预期技术指标应量化可考核。
3.若为联合攻关项目,牵头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实力、成果转化应用或资源整合能力,承担项目的核心研究或应用任务;合作单位应在项目中体现实质性的技术支撑作用或成果应用示范作用。其中,高校不以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厦门市外作为合作单位的,不参与分配财政资助资金。
4.项目应设一位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策划及后续管理,对项目过程管理及验收成效等承担责任。
5.同一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为二级学院)同一年度限牵头申报或参与1项重大科技项目。
6.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受理其项目申报:
(1)近两年连续获得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的,或已有两项在研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单位。
(2)逾期未验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
(3)有尚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失信记录、社会领域信用联合惩戒记录以及其他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重大事件。
7.同一单位内容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项目不得在市政府相关部门中多头申报。经核实属多头申报的项目,将取消申报资格。
8.企业项目实施期间一般为2 - 3年。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申报指南。
五、申报材料
1.重大科技项目申报表;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上一年度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
4.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
5.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
6.项目为联合申报的,需提供合作协议(协议内容需包含任务分工、经费分配及约束性指标)。
以上材料需按顺序编辑目录、标注页码,一式4份(盖章,正本1份,副本3份)提交。
六、项目申报方式
请各申报人于2021年9月3日前,将纸质版4份交给齐礼楼707赵老师处,电子版1份发到指定邮箱或者QQ。
联系人:赵老师,6276215,zxy@hxxy.edu.cn, QQ 1409594218
通知详情请查阅:http://sti.xm.gov.cn/xxgk/tzgg/202106/t20210622_2560120.htm
附件: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发布2021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所需填报材料.zip